“写短剧剧本,真的能月入 10 万吗?”
2023 年被称作短剧元年,这一年,短剧市场规模达 373.9 亿元,同比增长 294.0%。据艾媒咨询预测,2027 年这一数字将破千亿。今年年初,短剧行业的热度仍在攀升,有媒体报道,短剧编剧月入 10 万不是梦,甚至还有人提出 “短剧编剧即将取代网文作者”。
作为内容创作的关键环节,编剧对短剧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这一新兴职业的真实生存状态如何?月入 10 万的说法是事实,还是噱头?
短剧编剧的造富神话,离不开行业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红利。在资本的推动下,短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为短剧编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短剧剧本的创作周期相对较短,通常一部 100 集左右的短剧剧本,创作时间在 1-2 个月,这使得编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项目,增加收入来源。而短剧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版权销售,分账模式逐渐兴起,让编剧能够分享作品的收益,进一步提高了收入上限。
在短剧行业发展初期,由于入局者较少,市场竞争相对较小,一些具备创作能力的编剧迅速抓住机遇,凭借几部爆款作品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案例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吸引了更多人投身短剧编剧行业。
据了解,目前短剧编剧的收入主要由剧本稿费和分账收入构成。剧本稿费根据编剧的资历和作品质量而定,新手编剧的稿费一般在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而有过爆款作品的资深编剧,稿费可高达 10 万元以上。分账收入则是根据短剧的市场表现,如播放量、充值金额等,按照一定比例分给编剧,这部分收入的弹性较大,爆款短剧的编剧分账收入可达数十万元甚至更高。
在短剧编剧群体中,头部编剧的收入确实相当可观。据报道,有业内头部微短剧剧本工作室,一年的收入能达到 200 万左右。但这样的工作室,在全国范围内不超过 20 个,属于行业内的顶尖存在。
对于大多数普通短剧编剧来说,月入 10 万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当前,短剧编剧的整体收入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资深编剧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作品积累,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能够获得高额的稿费和分账收入;而大量的新人编剧则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过稿难度大,稿费也相对较低。
有从业者透露,普通编剧一部剧本的收入大概在 2 万元左右,头部编剧保底则在 5 万元一部。要想实现年入百万,不仅需要保持较高的创作产量,还得有爆款作品支撑。但爆款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非每个编剧都能轻易复制成功。
除了收入的两极分化,短剧编剧还面临着剧本通过率低、修改频繁等问题。随着短剧市场的逐渐饱和,平台和制作方对剧本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剧本的通过率不断下降。一些编剧表示,现在一个头部平台一个月可能会收到 800-1000 个剧本,但最终能拍摄出来的仅有 5% 左右。即便剧本通过审核,后续也可能需要根据各方意见进行多次修改,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短剧编剧行业的入行门槛较低,吸引了众多从业者加入,其中不乏网文作者、短视频编导、自由撰稿人等。这些人凭借各自的优势,在短剧编剧领域寻找机会。
网文作者拥有丰富的故事创作经验和强大的脑洞,能够快速构思出吸引人的剧情。他们擅长设置反转和钩子,把握爽点,这与短剧追求快节奏、强刺激的特点相契合。但从网文创作转向短剧剧本创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网文的篇幅通常较长,而短剧每集的字数限制在 300-500 字左右,全文一般在 3 万 - 5 万字,这要求网文作者在剧情节奏把控和画面感描述上做出调整。
短视频编导则对短视频的制作流程和传播规律较为熟悉,能够更好地将画面和文字相结合,使剧本更具视觉冲击力。他们在把握短视频的流行趋势和用户喜好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短剧剧本。
随着短剧行业的发展,其对编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再仅仅局限于会写故事,还需要具备市场洞察力、数据分析能力等。编剧要了解当下观众的喜好和市场趋势,创作出既符合平台调性又能吸引观众的作品。同时,通过对短剧数据的分析,编剧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创作,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不少短剧编剧开始抱团取暖,以工作室的形式承接项目。工作室能够整合编剧资源,发挥团队优势,提高剧本的创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工作室还可以与平台、制作方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编剧争取更多的权益。
在短剧编剧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背后,是整个短剧行业生态的演变。短剧行业发展初期,资本大量涌入,市场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对剧本的需求旺盛,导致编剧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短剧编剧行业,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竞争加剧,平台和制作方的选择余地变大,对编剧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从需求端来看,平台和制作方对优质剧本的渴望从未停止。随着短剧市场的逐渐成熟,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内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部剧情拖沓、逻辑混乱的短剧很难再吸引观众的目光,因此,平台和制作方愿意为优质剧本支付更高的价格,以提升短剧的品质,吸引更多用户。
供给端的变化则更为显著。一方面,短剧编剧的数量大幅增加,除了上文提到的网文作者、短视频编导等转型加入,还有许多对短剧行业感兴趣的新人也纷纷涌入。据相关数据显示,短剧编剧的人数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十几倍。另一方面,编剧的质量参差不齐,虽然行业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短剧编剧,但整体上,能够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准剧本的编剧仍然稀缺。
这种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短剧编剧市场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头部编剧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口碑,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能够获得丰厚的报酬和更多的创作机会;另一方面,大量的普通编剧和新人编剧则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争取有限的项目资源,不得不降低价格,甚至面临无活可接的困境。
面对短剧编剧市场的激烈竞争,平台和制作方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一些平台开始加强对编剧的培养和扶持,通过举办编剧培训班、剧本征集大赛等活动,挖掘和培养有潜力的新人编剧,为行业储备人才。同时,平台也会与一些知名编剧或编剧工作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优质剧本的稳定供应。
制作方则在提高短剧制作水平上下功夫,通过引入先进的拍摄设备、专业的制作团队,提升短剧的画面质量、音效效果等,以弥补剧本可能存在的不足。此外,制作方还会注重短剧的宣传推广,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提高短剧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
随着短剧行业的持续发展,短剧编剧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和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壮大,短剧的传播渠道将更加多元化,市场需求也有望进一步增长。这将为短剧编剧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发展空间,优秀的编剧有望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认可。
另一方面,短剧编剧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进程加速,对编剧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剧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了解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掌握市场动态和观众喜好,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思想性的作品。
同时,AI 技术的发展也给短剧编剧行业带来了冲击。目前,已经有一些 AI 辅助编剧工具问世,它们能够根据给定的主题和要求,快速生成剧情大纲、人物设定等内容。虽然 AI 技术在短期内还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编剧,但它的出现无疑会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促使编剧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短剧编剧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强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积极适应行业的变化。同时,行业各方也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加强版权保护,推动短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回到最初的问题,短剧编剧能月入 10 万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只属于少数头部编剧。对于大多数短剧编剧来说,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对于那些怀揣着编剧梦想,想要投身短剧行业的新人来说,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也需要充分了解行业的现状和挑战,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毕竟,任何行业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短剧编剧行业也不例外。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