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小程序
剧供需小程序

扫码进入剧供需小程序
找合作更方便

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海外微短剧市场将突破360亿美金
作者:剧供需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日



2024年收入超过12亿美金

2025年可能达到30亿美金

 未来有望达360亿美金 

短剧出海尚未走完从0到1

迪士尼、漫威一定会入局


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微短剧出海暨健康发展论坛"中,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微短剧:顺应时代的全球性文化现象》分享如下:


01   海外微短剧市场预计达350360亿美金 


目前微短剧在海外也是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了。我自己在三年前提了这个观点,微短剧会变成第五大文化现象,我以前说的好莱坞电影,包括日本的漫画,中国的网络文学,微短剧会超越前面四个。


从前三年我们出海走过来的路来看,这个发展很快,在2023初的时候,预测在十年之内超过一百亿美金,现在我觉得再更新一下“全球短剧市场如何突破500亿美金”。大概在10年之内,中国差不多150亿美金,海外至少有350360亿美金,我觉得是远远超过我们当时预期的。


中国微短剧发展很快,分享一个数据,我最近的思考。中国的人口大概有14亿,中国目前短视频大概10亿用户,基本70%的渗透率。微短剧的用户,2024年底的时候,统计是52%,到2月底的时候已到60%,渗透率非常高,增长了8个点。


假以时日,微短剧渗透率到70%80%左右,我们说70%,还有10个点的空间。中国的微短剧用户会到7个亿,这个里面含了独立APP、小程序、各个用户平台和流量平台使用场景。像美团等各个产品,像爱奇艺都算。当然也包含抖音和快手。


海外的用户,除了中国以外,还有64亿人。短视频有30多亿用户,渗透率只有50%多,中国的短视频是70%了。假以时日,海外用户渗透率在60%左右,这样的话,短视频用户基本上是在40多亿吧,我们按照短剧有一半,就是20亿用户


短剧出海这些企业加起来200多家(短剧自习室最新数据是400个产品,安卓和iOS共加起来700多个应用),可能前五家加起来的市场份额超过70%,甚至更高。就头部平台来估算的话,累计海外用户大概3个亿左右。内容上,包括在国内,我们加起来微短剧可能超过5万部,但是海外原创剧才过一千部,这个数量各方面来讲也是远远不够的,品类也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空间刚刚开始,根据我的估算,大概比较准确的,2024年整个充值和广告应该是在超过12亿美金,甚至接近或超过15亿美金。今年,翻一倍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超过24亿美金,甚至是到30亿美金。去掉苹果和谷歌的通道费,净收入将近20亿美金。


 02  以中国企业为主,其他国家企业也在进入 


目前200多家出海企业,中国的企业可能占到了80%,甚至更高。前10企业我觉得至少8家是中国企业,我觉得大概是10家,有可能是8


现在很多国家的态势也比较猛,像德国,韩国,日本,东亚国家,包括印度也在。美国公司比较慢一点,像迪斯尼、漫威,筹备一年多还没有开机,不排除他们下场的可能性,他们在观望。包括我们跟韩国、日本非常头部的企业沟通,他们每天都在研究,为什么中国的微短剧做得很好。我们是走在全世界前列的,还是比较骄傲的。


韩国企业很有魄力,一上来先计划拍一千部再说,已经拍了三百部,非常看好,非常坚定有意思的,我们微短剧在韩国还卖得不错他们看了,认为是AI翻译的但实际是人翻译的这是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是我们从业者的悲哀。


我们的微短剧卖得好,韩国企业卖得不好。但他们的演员剧本故事不错,为什么我们各自得到各自的答案毕竟我们有三年的经验了


我们未来会面临兵团作战,土耳其公司,日本公司。土耳其这个地方,虽然不大,消费也不行,但是土耳其是第二大影视出口的国家,韩国是第三,美国是第一。俄罗斯在打仗,也在进军微短剧,还是准备投入蛮大的。日本动画产业有2500亿人民币,他们的微短剧至少能够做到1500亿。


美国公司下场的还不太多,但是我觉得早晚的事,他们一旦看到我们中国走出去的时候,有很多内容出来了以后,我觉得他们大概率也会加投入。


我们很幸运,一个时代,站在这个舞台我觉得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在海外微短剧占据相当大的空间


数字产品将近一万亿的规模。我觉得微短剧未来不会比整个漫画这个市场规模小。其实漫画这个市场规模就很大,所以我觉得也会多很多。



市场占比目前是北美一家独大,将近65%左右北美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另外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整个数字娱乐市场,北美大概在33%左右,东亚能占到亚太地区大概在27%左右,我觉得这里面的空间还非常大


 03  微短剧:顺应时代的全球性文化现象 


微短剧有可能覆盖以前网络文学很多覆盖不到的地方。假如说从业者进去,我相信我们中国公司的勤劳,勤奋,敢于拼搏和创新的精神,我相信两年后回头来看,现在很多的迷惑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像在中国一样,目前已经很清楚,整个大框架整个思路怎么做


人才供给,目前看上去是问题海外市场的人才密度完全不一样。一旦解决人才问题后,我相信在海外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今年20亿美金,明年最迟后年突破50亿美金,这是大概率事件。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研究。这个数据可能不准,不代表任何立场。


中国我认为大概是在2028年左右,会出现一个3亿DAU的免费微短剧平台产品10亿短视频用户30%海外有30亿的短视频用户,可能会出现10亿DAU的微短剧免费平台,收费不太可能,大概率免费平台将近2.8亿会员我觉得五年或者十年,会出现一个上亿会员的企业和免费平台,这是我自己的判断。




为什么会这样?微短剧我觉得是一个时代的必然产物,我们所有的内容,之前的电影电视剧,是基于TV大屏和PC产生的。顺应时代基于手机的叙述方式就是微短剧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故事,延续性的都可以用微短剧重新表达一遍。


未来在手机上也会出现很多这种好内容,包括频道剧,泡沫剧,也是一种微短剧的方式。换汤不换药,还是讲故事,故事内核还是一样的,只是一种新的叙事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许有一些新的创作,一些现代的折射,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讲人性的东西,讲到社会的映射。


提供情绪价值,先抛开微短剧对和错,在经济处于一个增长平缓的阶段,有三个行业一定会很好。一个是造梦经济。微短剧很多品类就是造梦经济但是现在有很多变化,很多引领,品质上不一样了。第三个是平价经济,短视频刚开始很贵,现在很便宜了,几块钱可以看,甚至免费很多。


这是必然的。全世界像日本也好,包括美国的29年,包括日本30年,新的产业都是有这三个特点的,微短剧全符合


为什么发展这么,我也在思考底层逻辑我们刚好处在这个赛道上加上从业者的一些努力或者探索时代造就了很多事情。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被手机高度绑架了让我感觉可能在海外发展速度会更快虽然支付产能基建都很有问题的。


在中国大概每个月花的时间是180个小时。发达国家是在150小时以下,有的国家达到280小时一天花9个小时在手机上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没有客厅没有电视机。不PC,所有一切都在手机上


十几年前,没有微信支付的时候,只能用手机支付超市便利性买个点卡。付费消费时,很多人不是不想看,是没有条件看,点卡花完了,坐两个小时车再去换点。


这是一个增长点,新的用户使用场景和习惯,这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差别,它的变革和逻辑的变化更像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差别所以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移动互联网时代会超过PC互联网。


 04  哪些公司在做海外短剧市场 


大家很关心哪些公司在做出海微短剧



首先一个,我们国内的公司


我们去年还是翻译剧为主,因为我们原创剧没有做起来。就跟眼睛不好,耳朵很好一样,我们翻译剧很花心思去做。


两周前有一家投资机构找到我们,说你们企业行业有一个特别大的贡献你们把微短剧翻译剧传播出去还赚到钱了,这个就影响很大。每一家做国内平台公司,把我们的内容在海外增加新的变现方式


还有传统的老牌出海企业,觉得这个事挺好,也来干。


还有做工具、游戏的。游戏的多一些,工具的少一些,做工具有一些特点,不愿意花钱,可能做不太大


还有一个最大的可能性,老牌的影视公司,比如迪斯尼漫威,他们一定会做的。


还有类似我们国内的大公司,他们也一定会去做,就像我们先去探路,人培养好,后面的收割机在后面收割了。我们跑得足够快,也许有幸参与比较早,做革命先驱,弄不好也会做革命先烈每家公司会有自己的应对策略,这是必然的,趁现在有这个机会,把产品做好,内容做好,未来会很有机会。 



国内已经很成熟了,每天上新一百多部,年度产能大概4万多部海外还很少,去年做的最多的大概是reelshort,大概120部,今年就300部,其他的乘以3,就是差不多一千部,还不如国内早期一年的产能,这个也是制约本身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


产能跟成本很有关系,拍一部刚开始8万,15万美金,现在可能20万美金,到年底可能卷到30万美金。大家也会发现,去年很火的剧,现在也没有人看了,迭代也很快同时也看到很多创新,跟当地文化的融合做得很好。


总的来讲,出海这块,我觉得没有做到01,不管是商业模式也好,内容生产体系也好,人才的密度厚度也好,远远没有到01的地步,可能就是0.1


基于海外的创作体系建立,叙事方式建立,我们会员模式的建立我觉得这个行业就开始起飞了。不是现在这样,提供的价值和付费价值完全不对等这样的模式不会持续的现在还是红利阶段,健康发展的阶段还远。


 05  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DramaBox用户大概累计下载45.3亿,我们后台的数据看到我们大概9千万用户,月活450万左右,覆盖了200多个国家目前原创并不多,一个月不会超过10部,更多是翻译剧。点众大概现在有1600个人,在海外大概有400人左右,目前也是在这个领域也是头部企业之一。



国内和海外是一样的,核心还是内容海外可能在发达国家更复杂一点,IP知识产权的保护更严。IP我们现在慢慢理解最后竞争的时候,不光是内容的竞争这点可能跟国内也不太一样。



我们投入很大,探索也不太一样长剧平台,做到真正上规模也是需要几千人,很多是需要投入非常大的。不是做的小程序一样,确实投入不大,几个人就行。如果要做到头部平台,能够上亿DAU,上亿会员,可能就要几千人的公司。


我们的Slogan,让全球用户体验微短剧带来的快乐,装DramaBox,这是我们的一个口号。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免责声明————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2023 剧供需
辽ICP备2022006816号
辽宁巴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客服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