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小程序
剧供需小程序

扫码进入剧供需小程序
找合作更方便

爱奇艺,终于靠短剧支棱起来了
作者:剧供需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7日

爱奇艺来到了丰收季。


2025年一季度财报,短剧成了平台逆风翻盘的秘密武器——总收入环比上涨9%,剧用户猛增3倍,内容储备破万部,《请君入我怀》等爆款霸榜抖音、微博热搜。


短剧正从边角料变成主菜,撑起爱奇艺的“第二曲线”。


但当红果、腾讯等玩家横冲直撞,爱奇艺早年累积的优势也不再稳固。“嘴仗”随之升级——龚宇怒斥“排他协议”,却被反讽“自己也是排他老司机”。


短剧,真能成为爱奇艺的胜负手,还是只是一次漂亮的短跑冲刺?市场会给出答案。


短剧“扛起把子”


爱奇艺靠短剧“支棱”起来了。


2025年5月21日,爱奇艺发布了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尽管整体营收同比仍下降了约9%,但环比却呈现出强劲反弹:总收入达到71.9亿元,环比上涨了9%,Non-GAAP运营利润更是达到4.6亿元,实现了13%的环比增幅。


这些数据背后的核心动力之一,正是迅速崛起的短剧业务。


爱奇艺CEO龚宇在当天财报会议上的话说:短剧用户规模和活跃度显著提升,长+短生态支撑了商业化信心。”


短短几个月内,爱奇艺短剧重度用户规模便增长了3倍,爱奇艺极速版App更是将短剧打造成日均播放UV最高的内容品类。



财报的背后,平台战略调整功不可没。


过去,长视频一枝独秀,然而市场饱和与用户耐心锐减,让曾经强势的平台增长模式陷入困境。以去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为例,爱奇艺的会员收入曾同比下滑了15%,用户数一度跌至历史低点。龚宇坦言,这一度使他和整个团队的巨大焦虑。


危机之下,爱奇艺战略转型,将目光瞄准了短剧。


2024年9月提出双引擎布局,到2025年3月完成超过1.5万部的短剧内容储备,爱奇艺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实现了业务规模的急速扩张。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则更为直接,他在财报会上表示:“短,是2025年影视行业唯一的关键词,短剧则要靠速度决胜。



爱奇艺这场速度战,的确初见成效。春节期间,28部短剧齐上线,《请君入我怀》《炙爱难逃》等爆款迅速出圈,不仅登上爱奇艺热播榜,还攻占抖音和微博热搜。


回到财报本身,爱奇艺一季度会员服务收入环比增长7%,达到44亿元,其中短剧功不可没。财报数据显示,会员产品定位的细化与短剧内容的吸引力,成功激活了更多首次订阅会员,尤其是在年轻和下沉市场中表现明显。


对于爱奇艺而言,短剧不仅仅是“短”,更是速度、效率与精准的胜利。从爱奇艺的财报数据来看,这一轮战略押注,无疑已经初步成功。


向“短”看齐



短剧为什么火?


因为它不仅迎合了用户碎片化的观看需求,更在背后代表了内容产业的一场工业化革命。这场变革中,爱奇艺无疑是最积极的一方。


2024年9月正式入局以来,爱奇艺迅速搭建起“双剧场”布局——即横屏“短剧场”(5-20分钟)与竖屏“短剧场”(1-5分钟),快速形成战略定位。


“微剧场”偏向传统观影习惯的用户,题材涵盖古言、悬疑、现偶,讲究叙事质感;而“短剧场”则瞄准了年轻群体与银发族群,以更短的时长快速切入用户日常场景。



春节期间,爱奇艺更是大手笔一次性上线28部短剧,《请君入我怀》《炙爱难逃》迅速蹿红,分账金额迅速破百万,相关话题登上抖音热榜与微博热搜。


一番操作下来,爱奇艺剧生态规模化突破速度飞快。超15000部短剧内容库的快速建成,已成为爱奇艺极速版日均播放时长第二、日均播放UV第一的内容品类。


在变现策略上,爱奇艺也另辟蹊径。爱奇艺采用了会员免费模式结合广告分账的差异化变现策略。


70%的收入分配给内容创作者,避免内容商单纯靠流量投放的过度倾斜,有效激励精品内容的创作,形成良性循环。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平台的流量越大,好的内容越多,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用户。”


不仅如此,全面向“短”的步伐还踏进了爱奇艺——长剧的老本营里。


尤其在AI应用方面,爱奇艺率先推出的“35分钟精编版”通过自动分析视频内容,根据用户个性化观看习惯精准剪辑精彩剧情,降低用户的观看门槛。



此外,为了满足快节奏的观看需求,爱奇艺还推出“跳看”功能,用户只需上下滑动屏幕,就可以跳转至特定剧情点,这些剧情点由AI结合视频内容和用户的个性化观看行为自动生成。


好家伙,这么一来用户只要不停“跳看”,那不就相当于是看了一部由长剧删减而来的定制化“短剧”嘛。


麻烦不断,嘴仗不停

爱奇艺的短剧路之所以走得如此急促,在过去一年中可以看出些原因来。


事实上,长视频的增长瓶颈早已显现。2024年爱奇艺会员收入同比下滑15%,市场饱和度高、用户新增乏力的困境已成常态。


据Quest Mobile数据,2024年12月,爱奇艺、腾讯视频的月活用户分别为3.54亿、3.87亿,丢了曾经长视频平台月活用户第一的位置。



市场关注的会员数量来看,爱奇艺日均订阅会员规模已从2023年一季度的1.29亿下降至第四季度的1.003亿,去年开始则干脆不再公布会员数。


不过,爱奇艺方面透露,今年一季度爱奇艺会员规模保持健康增长在线广告收入为13.3亿元,其中内容定向类广告在品牌广告收入中占比超50%。


这其中,有多少是来自短剧的贡献呢?不仅如此,面对强敌环伺,爱奇艺也是主动出击。


今年2月20日的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龚宇直指短剧新贵红果,批评其与制作公司签署的“排他性协议”,称此举“抑制行业健康竞争”。


有意思的是,当天大会上,中制协名誉会长尤小刚也谈到了所谓“排他的看法”:“刚才龚宇也说了不要排他性,其实平台都排他,我们的电视台就是中心化的,我们的视听平台也是中心化的。大家是以作品内容、以百花齐放的健康的生产来自主决定的方式。”



这就使得龚宇番言论颇有“自打脸”的意味。


作为长视频时代的佼佼者,爱奇艺多年来正是凭借独家版权和长期合作协议快速崛起,比如2016年与20世纪福克斯签下数年独家网络版权,2018年与美国FilmNation达成线上版权合作,甚至2022年与稻草熊娱乐达成超13亿元的版权采购协议。


爱奇艺自己深谙排他性版权的利好,却对红果的类似做法喊打喊杀,这背后的本质其实是一场生态博弈。


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提前锁定优质内容,保证持续的流量和用户黏性。一位内容制作公司高管私下表示:“平台之间的‘嘴仗’背后,是对优质资源的争夺,红果的快速崛起让长视频平台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



新兴在线视频平台如红果,则借助免费模式与精准的算法推荐,迅速在下沉市场攻城掠地。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红果短剧月活用户已达到1.73亿,规模逼近长视频平台。


这种快速崛起,或许引发了爱奇艺等传统平台前所未有的焦虑感。


龚宇的焦虑,其实代表着所有长视频平台的共同担忧。当用户越来越习惯于短平快的内容消费模式时,传统长视频平台如何应对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如何平衡独家内容与开放生态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新兴势力的冲击下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它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行业里有句话,短剧市场从来没有绝对的霸主,只有爆款轮流坐庄。


这句话,或许是所有平台都应该认真思考的。短剧市场的争议与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内容品质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决定的。只有真正理解用户、尊重内容创作者的平台,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免责声明————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2023 剧供需
辽ICP备2022006816号
辽宁巴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客服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