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短剧圈爆出几条骇人听闻的消息,某女演员拍戏猝死、男主演拍到呕吐送医、替身连夜顶班……;你以为这是极端案例?不,圈内人:这行常态就是‘开机往死里干,杀青前别断气’。
40℃高温下,短剧剧组正在疯狂赶工。一位制片人透露:现在演员全是‘打包价’,超时费?不存在的。所谓打包价,就是无论拍多久,工资按天结算。主演熬到20小时能拿超时费,配角、群演?拍到凌晨3点也算“一天”。
更狠的是周期压缩。原定8天的戏,硬生生砍到6天。怎么做到的?一天当两天用,15小时起步,通宵是基操。一位短剧演员苦笑:古装戏凌晨3点化妆,拍到第二天中午,中间眯10分钟算‘福利’。男一号吐到进医院?换替身上。女主角猝死?消息压得住就继续拍。
短剧行业光鲜背后,是“拿命换钱”的残酷规则。演员送医、猝死非个案,但资本选择沉默:换个人,戏不能停。
更可怕的是,这种压榨正蔓延至整个影视圈。长剧演员没戏拍去送外卖,短剧演员有戏拍却可能送命。短剧的“快钱”诱惑像毒苹果,咬一口就难回头。但别忘了,健康是条单行道,没有NG重来。行业需要监管介入,设定单日最长工时、强制休息间隔、严查超时压榨。否则,下一个上热搜的“猝死爆料”,只会更触目惊心。
中柬联合推出AI微短剧平台
6月29日,由中国广西耀象文化与柬埔寨BKL传媒联合主办的“Hi View”平台上线仪式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主题为“连接故事·共创未来”。该平台整合了AI数字真人制作、3D动画AI生成、多语种AI译配等AIGC技术,已构建完整的内容生产能力。未来,平台计划与柬埔寨内容创作者、MCN机构及电信运营商合作,探索版权授权、付费点播、场景化广告等多元商业模式,旨在通过AIGC技术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网络视听领域的合作。柬埔寨流行歌手马占班纳成为首位推出AI数字形象的艺人,标志着中柬文化技术融合进入实质阶段。此举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预计将推动东南亚短剧市场的技术升级与内容本土化。
印度短剧App Kuku TV用户破百万
Kuku TV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地区日活用户突破百万量级,登顶多地应用商店榜首。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从2024年Q1的1.78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Q1的近7亿美元,下载量增长6.2倍达3.7亿次。Kuku TV利用人口红利(南亚近20亿人口)开辟蓝海市场,通过本地化内容和低价订阅策略吸引用户。其成功显示南亚短剧市场风口已至,中国短剧企业正加速布局分销渠道,应对剧本荒挑战,未来或引发更多跨国合作。
微短剧出海需求激增
剧供需小程序汇总显示,麦芽传媒等企业正招募海外承制团队和导演,哆学科技提供全球语言译配服务(如日语、西语、泰语),支持AI多角色配音和视频后期。先顺科技推出二轮短剧分发,覆盖国内外平台。需求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反映短剧出海从内容输出转向技术合作,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规模将增长30%。
7月2日,红果短剧公布“果燃计划”21部新片单,覆盖科幻、反诈、非遗等题材,包括《怒刺》《山河回响》《我在月球当包工头》等代表作。该计划针对未开拍项目提供最高200万元资金扶持,对成品剧集推广辅助,累计已上线60余部精品短剧。其中,《怒刺》获广电总局精品工程扶持,《山河回响》由《亮剑》原班人马打造,采用横竖屏双播模式;《你不要过来呀》为开心麻花电影衍生剧。红果通过多元化内容矩阵提升用户黏性,上半年爆款率超行业平均15%。
字节跳动上线木叶免费短剧APP
7月2日,字节跳动推出“木叶免费短剧”APP,由海南愉阅科技开发,覆盖古风权谋、甜宠言情、都市修仙等题材,支持竖屏交互、滑屏切剧和选集播放。用户可通过签到或观看短剧赚取金币兑换现金,主打下沉市场。目前仅上线安卓端,内容分“找剧”“听书”“小说”三类,未涵盖电影电视剧。与红果短剧相比,木叶聚焦强情绪网文属性,日均用户增长达20%。
快手联合平遥电影展推聚光计划
7月2日,快手与平遥国际电影展合作发起“聚光短剧计划”,分“磁力引擎短剧单元”(单集2-3分钟,总时长≥70分钟)和“星芒短剧单元”(每集2-5分钟,总集数25-40集)。获奖项目获制作支持、现金奖励及产业试映机会。该计划旨在挖掘精品短剧,结合快手商业化营销资源,预计吸引超500个项目参赛,推动短剧与影视节展融合。
新重庆客户端短剧专区上线
7月4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与麦芽传媒合作推出新重庆客户端短剧专区,上线正能量精品剧集,免费无广告,用户可赚积分兑换礼品。专区聚焦“重庆故事”,联合打造标杆化内容,如文旅题材《绣缘》,强化地域文化输出。作为重庆权威新闻平台,新重庆日活用户预计突破50万。
爱奇艺上线三款微短剧小程序
爱奇艺在微信推出云腾小剧场、爱竹笋剧场和爱龙虾剧场三款小程序,采用付费模式,支持社交裂变分享。这是爱奇艺首次在主端外布局微短剧入口,通过低门槛吸引新用户,日均访问量增长40%,丰富平台内容生态。
《成何体统》《走进弗特博村》《这个杀手不太行》第一季
《十年倾城》《绣缘》《雷锋在营口》《石盘起义》《鹦鹉》
《意能之下》《我真是非遗大师》
7月2日,短剧厂牌听花岛发布声明称,近期发现南京烛影心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其授权,抄袭其版权作品《家里家外》并用于商业获利,此行为已严重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在声明中,听花岛列出了两部短剧多处雷同的对比图,称6月上线的短剧《歪出一片烟火人间》在内容的情节串联、顺序安排、分镜设计、镜头语言、画面衔接、台词等方面均与此前3月上线的《家里家外》高度相似,后续将依法追究《歪出一片烟火人间》相关制作、传播主体的法律责任。目前,微信小程序、抖音平台中部分《歪出一片烟火人间》短剧视频已被下架,显示“本剧暂不可见”。
国务院将微短剧列为抗战题材亮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表示,微短剧与抗战题材结合将成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创作亮点,如《马背摇篮》《怒刺》等剧计划9月上线。微短剧以“小而美”故事实现题材年轻化,获国家级背书,预计政策扶持将带动主旋律内容增长30%。
深圳发布微短剧产业扶持政策
7月3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深圳市促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修订版)》,涵盖剧本创作、技术研发、出海扶持等九大方向。对优秀剧本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出海企业可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获50万元奖励。政策自7月1日生效,有效期两年,首批申报将于Q3启动,预计拉动产业投资超10亿元。
北京网络视听大会发布精品片单
7月2日,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开幕,发布80部“北京大视听”精品项目,涵盖微短剧、网络剧等类型。大会推出“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征集1070部作品,239部入围复赛。北京市广电局强调内容提质与跨界融合,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项目。
韶关推出微短剧产业扶持政策
7月1日,韶关市在南岭微短剧创拍大会上宣布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创作体现本地传统文化元素的微短剧。对入选国家、省市级剧本扶持计划并上线播出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要求作品在韶关拍摄且播映数据达标。政策旨在赋能文旅融合,打造地方文化IP。
马未都将用真文物拍摄微短剧
7月2日,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在北京网络视听大会上宣布制作5部文物题材微短剧,使用真文物作为道具,解决行业道具虚假问题。项目结合历史考据与AIGC技术,预计首部剧集年内上线,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
首部科幻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将播
红果“果燃计划”入选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获国家航天局支持,计划下半年播出。该剧由作家王晋康监制,以中国月背基地建设为背景,融合科幻与现实元素,入围央视网“中国正能量短剧”计划。采用AI辅助制作,探索“科技+文旅”叙事。
文旅微短剧《绣缘》上线腾讯视频
7月1日,山海星辰出品的《绣缘》在腾讯视频开播,以广西“三月三”节日为背景,通过绣球寻根之旅展现壮族非遗文化,融入平陆运河建设主题。剧集采用多线叙事,结合实景拍摄与数字特效,创新“微短剧+文旅”模式,播放量首日破500万。
河马剧场启动合伙人计划2.0
河马剧场推出合伙人计划2.0,对热播剧提供10-20万元保底激励,最高25万元分账奖励,开放点众3000+IP库。计划支持共创剧本与联合投资,强化AI数据分析优化宣推,预计年内合作项目超100个。
深圳南山-江门微短剧剧本大赛开启
南山区文联与江门市文联联合举办“湾区光影·双城故事”微短剧定制剧本征集大赛,设立最佳剧本奖(8万元)、优秀剧本奖(2.5万元/名)等,总计奖金超20万元。大赛要求作品融合两地文化特色,支持AI创作,获奖剧本将推荐至制作机构拍摄,推动“微短剧+文旅”IP开发。
韶关微短剧产业资金扶持落地
7月1日,韶关市在丹霞影视基地启动产业扶持政策,对含有韶关元素的微短剧提供拍摄补贴和发行奖励。项目需取得备案许可且播映数据达标,最高补贴制作成本的30%,首批签约项目涉及文旅融合题材,预计投入资金超5000万元。
江门文旅微短剧项目签约
江门市通过剧本大赛吸引创作团队,结合本地非遗与红色文化,提供资金孵化《盘王与三公主之上古奇恋》等剧。政策联动深圳资源,设立专项基金,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万元,强化区域协作。
《钟鼓楼前》《盘王与三公主之上古奇恋》《青青子衿》
《东山顶上》《银发陷阱》《金造起义》《芒砀遗踪》
剧供需官方群,进群获取最新最快行业信息!具体详情也可联系客服:“0夏日0”微信号:xiatianna0717
扫描识别下方图片加官方群↓↓↓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