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内卷同质化题材
不如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
在稀缺品类产出优质作品
红果也将扶持稀缺品类项目
并开放后台数据
4月25日上午,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短剧嗨创日”论坛在北京举办。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在发言中提到,与其内卷同质化题材,不如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在稀缺品类产出优质作品。红果也将扶持稀缺品类项目并开放后台数据可供研究。
另外,短剧的整体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整个短剧行业对内容审核审查的要求肯定有所提高,他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对乐力的分享内容作整理,分享如下:
01 红果将扶持稀缺品类项目
现在在短剧领域里面比较少见的题材,肯定相应会得到红果的扶持政策。
目前红果会从两方面扶持创新内容。第一,通过果燃计划,主动评估和投资一些属于稀缺品类里面的优质精品项目,期待在这个领域做出精品内容。红果会投资参与联合出品,提供项目成本20%至80%的资金支持,上架红果平台后还能享受千万级的流量扶持。
到目前为止已经敲定的项目接近30个,这些项目有的已经播出,有的在接下来几个月会陆陆续续播出。第二,平台本身的结算政策和分账原则,优先向一些内容稀缺的品类进行资源倾斜和扶持。
平台会尽可能对合作伙伴公开数据,比如目前后台什么类型的剧是什么情况。但是对这些数据的研究和对市场的敏锐把控,我们始终觉得真正在一线做内容的人,他的感知更敏锐。
事实也证明,在这个领域里面出现的创新内容,更多来自于创作者。我们看到后很开心,赶紧出钱也好,出流量也好,把它引到红果上面来。
02 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
同质化确实在短期内有流量成效。因为从用户的心理角度看,在看完一部好剧后意犹未尽,会想要看同类型同主题的剧,这给同质化短剧提供了流量市场。
但实际上,这个赛道非常卷。与其内卷,不如深耕自己擅长的题材领域。有时候不是缺少用户需求,而是缺少该领域的优质内容。
有人说,武侠类型在中国不行了,中国人不爱看武侠了。我就觉得胡说八道。中国人对武侠剧的热情,都是源自内心深处,没有哪个男生没有武侠梦。
把握用户需求的优质作品才是制作方最期待的,也是市场最需要的。
03 提高标准同时留出足够的创作空间
短剧的整体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整个短剧行业对内容审核审查的要求肯定有所提高,这是历史的必然。
以前最早是说违法违规和敏感的肯定不行。后来有色情导向的不行,现在变成低俗擦着边的未必能行,说几句脏话的也未必能行。审查变得更严格了,我们平台方也努力保留一些创作空间。
我们是利益相关方,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到底什么样的内容不行,什么样的内容是社会反感的内容。标准做得更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给整个行业留出足够的创作空间。
但不论主管部门还是播出平台对短剧审核标准的提高,都丝毫没有扑灭短剧市场的火热势头。今年无论是整个行业的市值,还是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都在快速增长。
短剧内容的活力和吸引力不是靠违背底线的内容达到的。现在红果正在投入精力落实平台责任,将标准前置地输出给制作方和编剧,让他们在生产阶段就规避问题。
04 短剧不会代替电影
随着技术的发展,会不会在未来很多电影院会关闭,很多电影从业者投入到短剧的怀抱呢?
我觉得短剧和电影肯定是共生关系,不存在谁取代谁。
每一个新的事物出现时都会被这么讨论,电视剧跟电影有没有竞争,网剧跟电视剧有没有竞争,现在短剧跟电影、电视剧有没有竞争?我个人觉得,这个东西最终的决定权,不在平台方,核心的是内容创作方。
各个赛道的内容创作方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出来让用户喜欢的内容才是关键。从历史一路看过来,短剧和电影最后肯定是共生的关系。
我觉得短剧肯定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载体,以现在整个行业的活力和产业的规模,已经呈现出趋势。
当然接下来需要在这个领域更多精品化的内容,承托起这个行业更长远的价值。当我在这个领域赚到钱,解决基本的物质生活时,我肯定会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和精神理想。
我自己也会在擅长的领域里面深耕,产出更多精品化内容和价值输出,这是必然的。
在短剧领域,一定会有一批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在文化价值和精品化追求方面更上一个台阶的优秀制作公司或制作机构,这个我是坚信的。
会不会出现像正午阳光、光线在市场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优秀公司呢?我个人觉得肯定会出现一批优秀的公司。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