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小程序
剧供需小程序

扫码进入剧供需小程序
找合作更方便

薅光爸妈养老钱!退不出的“短剧群聊”背后藏着什么陷阱?
作者:剧供需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3日



深夜删除十几个“短剧推荐群”,第二天睁眼,它们又幽灵般回到了微信列表这是58岁的吴女士最近两个月的噩梦。这些群像狗皮膏药般黏在手机上,子女的消息被淹没在广告洪流中,而她甚至记不清自己何时点击的“同意入群”。

 

吴女士的遭遇绝非个例。当年轻人沉迷于短剧的“爽感”时,不法分子正借助技术手段,精准“围猎”着银发群体。一场悄无声息的财富收割,正在老年人的手机屏幕上演。

 

“退不出的群聊”,藏着灰色产业链

点击短剧链接、授权微信登录,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是陷阱的开始。老年人往往没意识到,一次点击就默许了企业微信账号的“好友添加”。此后,他们便被贴上“银发族”标签,自动分配进营销群组。

国内某MCN机构的从业者揭露了套路:以“免费看全集”为诱饵,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

用户授权登录后,自动分流至分类群组;群内机器人每隔15分钟推送付费章节,前3集免费,后续每集1元起跳,夹杂保健品、投资广告。

更隐蔽的是,群内充斥“扫码领红包”的钓鱼链接。一旦点击,轻则跳转付费页面,重则进入诈骗网站。而这一切操作,都利用了老年人对权限设置的不熟悉,本质上是一种技术霸凌。

 

银发族成“韭菜田”

数据显示,微短剧市场中40-59岁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用户也达12.1%。庞大的银发受众背后,是精心设计的心理陷阱。情感代入,短剧常以中老年为主角,演绎家庭矛盾、逆袭故事,直击孤独心灵;付费陷阱,“解锁一集仅0.9元”的诱导背后,隐藏自动续费协议,老人误触即连环扣款;小额累积,成都一老人半年充值4万元,月均消费6000元;另有老人三年追剧花费超3万元。这些骗局面对数字困境和情感缺失的老年人,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短剧付费”到“投资诈骗”,套路升级

随着监管加强,骗术正披上新外衣。剪辑骗局,山西一老人花3000元购买“自动去重剪辑软件”,号称包教包会,两月后仅赚50元,平台账号仍空空如也;刷单诈骗,嘉兴赵某被拉入“短剧扶持群”,以“完成调研报告”为名诱导刷单,最终被以“信用冻结”为由骗走大额现金;会员陷阱,有智力障碍的老人开通免密支付后,两年内被扣款近2万元,其中单集收费高达199元。

据黑猫投诉平台统计,仅“老年人+短剧”相关投诉就达71条,但维权举步维艰申诉流程繁琐,商家“换个马甲”继续经营,平台客服形同虚设。

 

技术与温情双线守护

平台责任亟待压实。简化权限管理,推出“守护模式”,优化老年人操作界面,默认关闭陌生群聊邀请;透明消费机制,取消默认自动续费,设置月度消费上限,开通大额支付人工审核;

封禁恶意账号,对反复拉群的企业微信营销号实施联合黑名单制度。

家庭防线至关重要定期检查设置,协助关闭免密支付、清理可疑APP,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填补情感空缺多陪伴沟通,警惕老人突然借款或频繁提及“高收益项目”;反诈教育场景化“天上不会掉馅饼”等通俗提醒,结合真实案例讲解。

剧供需官方群,进群获取最新最快行业信息!具体详情也可联系客服:“0夏日0”微信号:xiatianna0717

扫描识别下方图片加官方群↓↓↓


猜你喜欢

————免责声明————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2023 剧供需
辽ICP备2022006816号
辽宁巴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客服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