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把她们踩到尘埃,观众把剧追到上头
热播的《灼灼韶华》里,热依扎饰演的褚韶华让人心疼得喘不过气,被迫嫁人、丧夫、被小叔子性侵、女儿被活活捂死、家业被烧光,人生跌入谷底后,她才从纺织女工一步步挣扎崛起,成为商界大佬。这样的剧情,是不是听着就有点熟悉?
虐女:大女主剧的标配?
如今的国产大女主剧,女主角的人生仿佛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得正果。《灼灼韶华》中的褚韶华几乎集合了所有悲惨元素,而《国色芳华》里的何惟芳同样在被前夫一家虐待、多次被陷害追杀中艰难求生。
就连早年大火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也无不是让女主受尽苦楚。若曦去世、花千骨被封印、素素跳诛仙台,这些“虐点”反而成了剧集的经典高光名场面。
难怪有人说,大女主剧本质上就是一部部女性苦难史。
为什么“虐女”成了流量密码?
制作方对“虐女”情节的偏爱并非偶然。虐女情节情绪浓度高,天然适合传播。
大女主剧的核心受众是女性观众,当看到女主角被虐得越狠,观众越能感同身受,随之而来的逆袭也越能让观众产生酣畅淋漓的快感。
先虐后爽的套路确实戏剧张力更强。正如《灼灼韶华》中,褚韶华被压到最低谷后在上海叱咤风云,前期的虐与后期的爽形成鲜明对比,带给观众强烈的情绪冲击。
制作方也发现,“虐女”是一种稳妥的市场策略。相比去虐化的尝试,观众对“虐女-逆袭”的叙事路径更为熟悉,接受度也更高。《以美之名》中姚晨饰演的女主职场果决、情感独立,没有为虐而虐的戏份,但观众感受到的爽点却弱了许多。
更不用说,争议本身就是流量。虐女情节虽然常招致批评,但这些争议反而推高了剧集的曝光度。观众骂声与心疼齐飞,讨论越激烈,热度越稳定。
当虐女过度,观众不再买账
然而,物极必反。当《灼灼韶华》中褚韶华接连遭遇性侵和丧女之痛,尤其是与原著相比明显增加了虐心情节时,观众开始反感了。
年轻女性观众对用被性侵来表现女性苦难已经相当麻木甚至反感。 豆瓣5.8的评分也证明,即使该剧收视率暂居央八年冠,网络讨论度却不高。问题关键在于,为什么女性追求事业必须失去一切?
《灼灼韶华》中,为了让褚韶华毫无牵挂地闯荡上海,编剧安排她失去了丈夫、女儿,并对亲情彻底失望。相比之下,《凡人修仙传》中的韩立可以毫无负担地抛下家族去修仙,而无人指责他自私。女性角色似乎必须道德完美,才有追求事业的权利。
大女主剧的突围之路何在?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剧集已经尝试打开“虐女”之外的思路。
《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也面临挫折,但她的挑战多是资金链断裂、合作伙伴背叛等行业性、社会性问题,而非单纯的个人伤害。观众看到的是她如何解决问题,而非被动承受痛苦。
《生万物》对原著的处理也体现了“爱女”思维的变化。原著中女主角绣绣被掳后一生背负污名,而剧中则证明她的清白,这一改编获得好评。大男主剧同样可提供借鉴,《琅琊榜》中的梅长苏虽背负仇恨和疾病,但叙事核心始终是他的谋略和智慧,而非他被虐得有多惨。
大女主剧要突破困境,或许应该让“虐”不再成为核心依赖,而是聚焦女性如何在复杂社会中凭借自身力量和选择开创传奇。
观众想看的不是女主被摧残多少次,而是她如何主动定义自己的人生。
毕竟,真正的女性力量不应通过承受苦难来证明,而应通过她的行动和选择来展现。
剧供需官方群,进群获取最新最快行业信息!具体详情也可联系客服:“0夏日0”微信号:xiatianna0717
扫描识别下方图片加官方群↓↓↓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