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精神在恋爱脑面前碎了一地,30人团队和数十万损失竟不抵女友一时脾气。
9月28日凌晨3点,一条微信消息让整个短剧剧组瞬间清醒“我不拍了,我回杭州了,你们找别人替补吧”。发出这条消息的男主角,已经踏上前去哄女友的路途,将助理独自留在酒店,抛下已经拍摄两天的剧组。
这位年仅19岁的短剧演员与女友吵架后,做出了让整个行业哗然的决定,单方面通知剧组停拍,奔赴异地安抚生气的女友。而此时,剧组场地、设备、人员全部就位,只能眼睁睁看着计划崩盘。
事件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全网关注。据了解,这位年轻演员在短剧中担任男主角,而现实中的他似乎也陷入了同样的剧情套路。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因个人感情问题影响拍摄。在开拍前的9月22日,他就对剧本中的吻戏提出强烈异议,声称“没人跟我说有这么多吻戏”,并以“我有女朋友”为由要求吻戏全部借位拍摄。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曾向制片方施压,要求让自己的女友出演女主角,这一要求遭到制作公司明确拒绝。
尽管剧组最终妥协,同意全部吻戏采用借位方式拍摄,并为他安排了最好的住宿条件,但演员仍在拍摄两天后选择了深夜“跑路”。
短剧行业以其“快节奏、低容错”著称。一般而言,短剧拍摄周期仅7-15天,每天拍摄量巨大,停工一天就意味着错过平台排播窗口。
类似事件并非个例。此前另一位短剧演员也曾因女友一句“不哄就分手”擅自离开剧组,导致30人团队停工2天,直接损失超200万元,相当于全剧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一。
具体到这次事件,剧组遭受的直接损失超过十万元,包括场地租赁、设备费用和人员酬劳等。剧组不得不凌晨4点紧急更换男主角,重新协调补拍事宜,女主角也被迫熬夜赶工。
行业反思,何去何从
网友对此事态度两极。有人认为感情问题难免冲动,但更多声音指出:“签了合约就得守规矩,全组人的饭碗凭什么为他的恋爱脑买单?”
有制片人透露:“现在找短剧男主,先查感情状态再谈合作”。这种变化反映出行业对演员个人品德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
制作公司已开始行动。负责人明确表示:“准备起诉,正在跟律师谈。”而行业内更多公司则悄悄启动了更严格的演员背景调查,将“感情稳定度”纳入评估体系。
现实比戏剧更荒诞。在短剧里,霸总可以抛下十亿项目追妻;在现实中,整个剧组的心血却不应为个人任性买单。当短剧行业每天创造着3.5亿分钟的观看时长,它需要的不仅是流量,更是基本的职业底线。
剧供需官方群,进群获取最新最快行业信息!具体详情也可联系客服:“0夏日0”微信号:xiatianna0717
扫描识别下方图片加官方群↓↓↓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