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的火爆已不再是新闻,但小米的这步棋,推出“全程免费、零广告”的围观短剧,正在悄然改变游戏规则。
一家科技公司为何要跨界做短剧?答案藏在数字里。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4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用户规模突破6.62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9.7%。
这块巨大的蛋糕吸引了字节、腾讯、阿里等众多玩家,如今小米带着“围观短剧”加入战局。
小米的差异化打法,免费无广告能否破局?
小米推出的“围观短剧”直接打出“全程免费、零广告、评论区互动”三张王牌。 这一策略直击当前短剧行业的痛点,过多的广告干扰观看体验。
目前该应用仅面向小米手机用户,尚未在苹果iOS及其他品牌手机终端上架,安装包体积仅23MB,较为轻量。 围观短剧”由小米集团全资持有的公司开发,法定代表人王川同时担任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及首席战略官,显示出小米对短剧赛道的重视。
在内容方面,“围观短剧”涵盖了都市、逆袭、言情、复仇、总裁、家庭伦理等20余种题材,同时提供榜单和评论区功能,增强用户互动与社区黏性。
小米的短剧尝试并非突然之举。今年7月,小米旗下REDMI品牌就联合抖音、万合天宜出品了首部短剧《时空合作人》,公司高管甚至亲自参演。 从品牌定制短剧到独立APP上线,表明小米在短剧领域的布局正从单纯的营销手段,转向内容生态构建。
硬件厂商的新逻辑,内容成为流量入口
作为手机厂商,小米在硬件和操作系统层面具备天然优势。“围观短剧”有望通过MIUI系统预装、应用商店推荐等方式,快速触达亿级小米手机用户。
小米拥有庞大且忠诚的“米粉”群体,而短剧作为高传播性内容形态,正成为品牌与用户之间新的情感连接点。小米用户群体与短剧主流受众,下沉市场和移动端用户高度重合,也为“围观短剧”的冷启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智能硬件厂商做内容,核心思路是把内容作为流量入口。在硬件利润日益微薄的背景下,互联网服务和内容生态成为增加用户粘性、提高单用户价值的重要途径。
与传统内容平台不同,小米不需要单纯依靠短剧本身盈利,而是可以将其作为增强硬件用户体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硬件获客+内容留存”的闭环。
小米的“围观短剧”凭借“免费无广告”模式,或许能快速吸引一批用户。但从长远来看,内容产业的核心终究要回归到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能力上。
剧供需官方群,进群获取最新最快行业信息!具体详情也可联系客服:“0夏日0”微信号:xiatianna0717
扫描识别下方图片加官方群↓↓↓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