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球员的拼搏身影,与城市荣誉的共振,正通过小小屏幕点燃全国观众的激情。
一个省级业余足球联赛,今夏点燃了全民热情。数据显示,这项赛事单场观众人数最高突破6万,刷新了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纪录,线上相关话题播放量高达280亿次。
当绿茵场上的热血遇上微短剧的风口,一家数字视听公司抓住了这一机遇。他们推出的83集短剧《苏超球王》,上线不久便收获近3000万播放热度。
 
 
从早期拼节奏、强冲突的“抓马”剧情,到如今追求内涵、贴近现实的精品内容,微短剧正在以更接地气、更受欢迎的形式,实现强势“出圈”。
今年5月10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揭幕战打响。谁也没想到,这项被网友亲切称为“苏超”的业余赛事,会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十三太保”骨子里互不服输的主体自信,不仅表现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暗自较劲,还延伸到足球竞技赛场。用江苏球迷的话说,就是“既定胜负、也决生死”“没有黑幕和假球,只有恩怨和世仇”。
短短三个月,苏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数据:截至第八轮,赛事累计吸引观众超130万人,抖音平台“苏超”“苏超联赛”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280亿次。
便在此时,一部名为《苏超球王》的83集短剧应运而生。
这部剧设定在“苏超”联赛连续举办二十年后。主人公罗朝曾是第一届“苏超”公认的球王,但因遭“反派”陷害而隐姓埋名。在遭受外界的质疑和同行的嘲讽后,罗朝和儿子罗雄始终没有放弃对足球的热爱,坚持捍卫足球的纯粹。
苏超’联赛举办以来,迅速吸引全民关注,成为江苏本土现象级体育IP。我们作为省属国企,如果能通过我们所擅长的短剧载体,让更多人感受到江苏的多元魅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该剧出品方负责人表示。
“苏超”真正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草根球员的真实面貌。
516名球员中有337名业余选手,在校大学生、高中生与快递员、空调维修工等同场竞技。白天,许俊杰是奔波在楼宇间的空调维修工。晚上,他披上球队战袍,化身为征战绿茵场的追梦赤子。
“虽然训练、比赛、工作、陪伴家庭需要投入较多时间,但是我从没想过放弃,家人也对我全力支持。征战‘苏超’不仅是满足个人对足球的热爱,也是一起为城市的荣誉而战。”许俊杰说。
这种草根精神也体现在赛场的每个角落。镇江门将咬牙扑救近20次扑到腿抽筋;苏州与连云港球员碰撞受伤后肩并肩下场、共饮一瓶水的画面,让网友感慨:这就是“相互成全”的鲜活注解。
“苏超”现场洋溢着真实的足球热情,观众看到带有自己影子的普通人为了梦想在绿茵场上奔跑拼搏,油然产生强烈的情感投射和交互共鸣。
“苏超”的火爆,离不开网友创造的海量热梗。
开赛后,徐州与宿迁的比赛中,19次担架进场的激烈拼抢,催生出“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历史梗,当刘邦故里与项羽家乡的楚汉文脉叠加在现代绿茵场。
无锡队客场挑战泰州队失利,因为他们去外地比赛,吃了不放糖的汤面,低血糖了(无锡人嗜甜)。那泰州队为什么赢了?因为有主场优势,其他队得坐大巴来,舟车劳顿(泰州是省内唯一尚未通高铁的设区市)。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这篇推文摘引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江苏“散装”的“梗王”作为标题,阅读量60多万。
常州文旅一首《无人扶我凌云志》唱笑网友:强者从不怨环境,可我偏偏是弱者的歌词,搭配“十三妹”打响的“笔画保卫战”,让10年前高铁北站“常”字灯故障的旧梗焕发新生。
这些看似“自黑”的操作,实则是以文化自信为底气的流量破局,战绩虽居下游,文旅赛道却凭创意“赢麻”了。
眼下,《苏超球王》的续集《苏超风云之将军好球》也已顺利杀青,正在紧张进行上线前筹备工作。新的故事将继续演绎绿茵场上的热血传奇。
微短剧的春风已吹过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正如一位业内观察者所说:当每个地名都能成为传播爆点,每个城市都愿放下身段玩梗,这片土地上‘散装’的表象下,正生长出更具韧性的精神凝聚力。
剧供需官方群,进群获取最新最快行业信息!具体详情也可联系客服:“0夏日0”微信号:xiatianna0717
扫描识别下方图片加官方群↓↓↓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