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教学、轻松变现的诱人宣传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套娃式”骗局。
短剧推广爆单秘籍,7天变现指南,新手也能月入过万。0基础短剧推广,免费拿授权,详细教程已整理好。这类广告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网站上比比皆是,吸引着渴望通过副业创收的普通人。
短剧火爆后,相关的“推广副业”被包装成“零基础搞钱”的新途径。
然而北京商报调查发现,所谓的“短剧推广”背后隐藏着商家层层套路,不少卖课商家从“代运营”“教你做自媒体”等内容转向短剧领域,将“短剧推广”包装为“最强副业”。
三种套路,一场骗局
短剧推广的套路虽然花样繁多,但本质上离不开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免费教学”实则推销“授权”。商家以免费课程吸引用户进群学习,学完两天的免费课程后,便开始以“授权”为名义收取几千元的费用。
 
李女士就是这样被骗的。她交了4880元购买授权后,才发现抖音需要达到500粉丝才能发作品。此时课程老师又要求交3000元升级高级课才能涨粉和使用软件。继续交钱,后边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不交钱什么也做不了,之前的钱几乎是白交。李女士无奈道。
第二种套路是“拉新分佣”到账难提现。一些短剧推广平台宣称“拉新人入会可以分红50元”,但当真拉到新用户后,却被告知必须充值99元会员才算有效拉新,且提现门槛高达500元。
曾经从事短剧推广行业的吴先生直言:无论什么规定实则都是商家阻止你提现的套路。当拉到十个人后,平台还可以改规则,比如要求连续充值3个月等。
第三种套路是“一键推广”先交推广费。某些商家宣称只需先交推广费就能完成短剧推广,还能赚到分红。例如“陆元影视”App要求用户先付推广费,推广周期结束后返还本金和分红。
但当用户真正想要提现时,却面临重重障碍。林女士在该平台上参与过短剧推广后表示:达到提现门槛后,尝试提现多次都显示资金冻结。
银发族,成新目标
令人担忧的是,这类骗局正在将目标转向老年人。市面上冒出了不少短剧推广速成班,打着“零门槛”“70岁老人都能做”的幌子面向银发群体招生。
今年5月,61岁的李阿姨在短视频平台刷进一个“短剧实操”直播间。主播宣称免费收徒,手把手教实操技能,副业轻松月入好几千块。李阿姨不禁为之心动:干脆试试,万一能多赚点养老金呢。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年近60岁的贺阿姨被“短剧推广快速变现”的广告吸引,交了3980元授权费,结果在抖音平台因违规无法发布视频,在快手平台则无人观看。根本没什么流量,收入更是没见着。她表示。
71岁的张大爷也被“短剧推广”的暴利宣传迷了眼,用花呗分期支付了4580元的授权费。坚持操作了一个多月,他只得到70多元的收入。“这才明白上当了!”联系那个“导师”退款时,他发现早已被拉黑。
投诉无门,退费艰难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短剧推广”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查询到近千条相关投诉,直指“培训课程虚假宣传”“视频没有流量”“没有赚到钱”。
当学员要求退款时,商家便会拿出合同条款作为挡箭牌。多个培训群虽然反复承诺签合同具法律效力,无收益退全款,但真待用户要求退款时,对方却变了一副嘴脸。
有老人反映,参与推广一个月后,哪怕小程序只显示几块钱收益,机构就咬定“已出单有收益”拒绝退款,声称“流量收益也算收益”。
猫腻就藏在合同里。一份典型的“短剧推广实战训练营”合同规定:培训结束后机构不对培训内容及培训成果承担任何责任;学员若获得包括流量等收益后要求退款,机构无需退费。
更苛刻的是,即使付款后立即退课也要被“三重扣费”,先扣40%授权费,再按每天100元收取服务费,最后还要缴纳费用总额30%的违约金。以3980元课程为例,用户最终可能只能拿回624元。
平台责任,监管挑战
2025年3月,抖音官方发布风险提示,称平台从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作为短剧推广项目负责人,更未允许任何机构或个人以‘抖音短剧’名义收取版权租赁费、代理培训费、会员加盟费等。
然而,治理此类互联网灰产需要构建穿透式监管体系。平台需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零基础暴富”类宣传实施关键词屏蔽;完善资金流向监控系统,对短期内高频次收取培训费、工具费的账户启动穿透式审查。
中国政法大学朱副教授指出,这种短视频的营销在法律性质上是典型的互联网广告。按照广告法规定,培训类广告绝对不允许有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北京市某达律师事务所高律师表示,“一个月挣几万元”的话术涉嫌虚假宣传。如果消费者以此进行实操,无法实现宣称的效果,商家就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依法追究其赔偿责任。
防范之道,理性看待
面对短剧推广骗局,消费者应如何防范?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陈副秘书长建议,不要轻信私域直播高回报“承诺”,签署电子合同需逐条核验,培训费切勿转个人账户,尽量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培训机构。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知名互联网郭专家提出三条实用建议:粉丝数是基础,通常需要数万量级的活跃粉丝才能形成可观流量转化;专业剪辑技巧不可或缺;文案宣传技巧也关键。
如果已经不慎掉入陷阱,北京某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李先生建议,消费者需要进行证据固定,保存课程宣传页面、聊天记录、支付凭证、平台规则截图等,并依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5条规定,向市监部门投诉。
一位网友的母亲尝试进入这个赛道后,忙活一个月,仅入账47.84元,且账号因为涉嫌“搬运”被举报。在流量经济裹挟下,一场以“零基础月入过万”为诱饵的新型骗局正在短视频平台上蔓延。
短剧推广这门生意,表面披着“副业创收”的合法外衣,内里却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剧供需官方群,进群获取最新最快行业信息!具体详情也可联系客服:“0夏日0”微信号:xiatianna0717
扫描识别下方图片加官方群↓↓↓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